25 瀏覽
最近更新時間 2025-01-08 11:01:04
目前國際上對女性晚育年齡的界定(即高齡生育)尚存在一定爭議,較為公認的是按照高齡產婦[1]來定義高齡生育:女性如超過35週歲分娩,則母親的健康風險和生育畸形兒的風險即會顯著增加。女性年齡可作為一個獨立的因素來看待,並影響其最終的妊娠結局。
隨著女性的年齡增加,其卵巢功能是走向下坡之路的,導致的結果就是不孕症的發生率也逐漸增加。高齡女性面臨的問題不僅是妊娠率的急劇下降,發生自然流產的風險亦隨年齡增長而有較大增幅。
目前國際上對女性晚育年齡的界定(即高齡生育)尚存在一定爭議,較為公認的是按照高齡產婦來定義高齡生育:女性如超過35週歲分娩,則母親的健康風險和生育畸形兒的風險即會顯著增加。女性年齡可作為一個獨立的因素來看待,並影響其最終的妊娠結局。
對於高齡女性,無論國內外的生殖專家,均建議積極進行助孕。一項納入154對夫婦的隨機對照研究展開,其中女性年齡均為38~42歲之間,研究將受試者隨機分為:
克羅米芬+宮腔內人工授精(IUI)組(n=51)、FSH促排卵+IUI組(n=52)和立即實行試管嬰兒(IVF)助孕組(n=51)。研究結果表明,IVF組有更高的臨床妊娠率和活產率,且IVF組平均妊娠時間為8.7個月,比 IUI轉IVF組平均快3.5個月。
那麼,高齡女性在接受試管嬰兒助孕時,一次需要取多少個卵子才是最為合適的呢?是卵子“多多益善”,還是“集中力量”以單個卵泡發育好為目標?近期在生殖界頂級雜誌《Human Reproduction》刊出的這篇文獻,也許能給廣大患者和醫務工作者一些啟發。
丹麥的奧爾胡斯大學醫院生殖中心統計了在他們中心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,4570個週期38歲以上行常規方案試管嬰兒的女性,發現隨著年齡的增加,當女性超過38歲時,常規IVF方案所需的促排卵藥越來越多,週期取消率越來越高,累計活產率及獲卵數則出現了顯著下降(分別為8個±6.7,7.2個±6.2,5.5個±5.4,4個±4.4枚卵子)。
而流產率則顯著升高;累積活產率38~39歲組為25.9%,40~41歲組降至16.4%,42~43歲組及44歲以上僅為7%和1.2%。41歲以下女性,累計活產率與取卵數目正相關;而對於超過41歲以上的女性,其相關性不顯著;超過44歲者,獲卵數的增多與累計活產率獲益無關,累積活產率僅為1%~2%。
因此,結合國內某生殖中心10年來的經驗總結,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:
然而需注意的是:微刺激方案每週期獲卵少,卵子早排、週期取消等風險增加,因此建議高齡女性行IVF助孕時,需要降低自己的心裡預期,要有“持久戰”的準備,在醫生的幫助下爭取早日升級。
四代試管
卵巢早衰交流群三代試管
優生優育攻略群高齡生子
絕經助孕攻略群無精/死精
顯微取精交流群冷凍卵子
生育力儲存經驗群出國生子
海外試管交流群